你做过心理测试吗?
谢谢平台邀请
在上完学实习的时候,导师为了了解每个人的性格,做了很多心理测试。最上我记忆犹新的是性格能力测试。居然有一个项目是我们全班最高的,96分。我当时也不知道啊。大家猜是什么?嘟嘟嘟,,,,,,是创造力。后来我就仔细分析了一下,我做过的工作真的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创造力,当时做的时候只是完成工作任务,可一经测试,我完全明白了自己的优势所在。当然也有弱势。那就是做是优柔寡断。从此以后,发扬优势,改正弱势。希望朋友们有机会也去做做,了解自己活的更幸福。
首先网络上的心理测试大多数都不是标准心理测试,题目随意性较大,只统计分数没有常模对比,通常没有参考意义。
其次,情商的概念提出时,就已经明确表示这不是一个可供测量的概念,只是便于理解沿用了“商”这一说法。心理年龄,按照我的知识储备量来看,应该是非正规心理学的概念。所以你说这两个东西,并非可测量的概念,也不存在权威的心理测量量表,因主观倾向性无法测量出真实结果是很正常的。
最后,对于你所提及的问题其实在正规心理量表中也存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尽量消除其影响:1、编制方面,尽力杜绝有态度倾向和社会赞许的题目。2、题目设定中有专门的题目测试统一性,测谎和测试你的社会赞许性,最终分数会因为这部分题目的得分有所调整。3、指导语的引导、测试环境的标准化、以及不低的测试费用,让你主观上拒绝作***。4、统计分析手段。
做过很多的心理测验。
MMPI、scl-90、大五人格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AS、SDS等等标准的专业心理量表做过很多。如果是真实的回答这些测验,结果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测验的结果只是作为参考,并不会根据结果做诊断,所以不会有准确率衡量一个标准测验。另外从标准测验的编制过程就可以知道量表的参考价值在哪里。
一、拟定编制量表的***
二、搜集资料
三、编制量表题目
四、预测与项目分析
五、测验标准化
六、建立信效度。
一个专业量表是在多次的施测与标准化之后形成的,是在大样本上形成常模。尽管有时候做完测验后会有结果与自己预期不符的现象,有可能是自己不自察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专业的量表是直接翻过国外的量表,没有本土化,所有会有出入。最后再说一句,测验结果只是参考。
其实人在做心理测试之前,心理上对这个测试结果就已经有信任的成分在内,做题的时候就会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加上答案的共性化,就会得出答案很准的结论。不仅如此,人会选择性地注意自己认同的事情和信息,放大答案中一致的部分,而忽视答案中不一致的部分,这也是导致人们认为心理测试很准的因素之一。其实真正的心理测试是很严谨的,至于网上的一些心理测试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尽信。
我做过很多小的心理测试,很有趣,收获最大的是,24种人格力量测试,这个测试时间比较长,答题时间大约35分钟,总共240道题,答案无好坏之分,根据自己相符合的程度选择,这个测试的主张是通过鉴别个人的美德力量与长处,并利用这些人格力量来获得积极的心态,实现自我和谐的奋斗历程。
我刚开始接触心理学的时候,在网易公开课里面,听哈佛大学的教授讲幸福心理学,也就是积极心理学,他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它***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24种人格力量测试,就是这门课程里推荐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的测试,通过测试找出你的人格的强项,然后把你的强项做好,对每个人都会有帮助。他包括六种核心美德和24种性格力量:
1,智慧和知识:创造性、好奇心、热爱学习、思想开放、洞察力。
2,勇气:实性、勇敢、坚持、热情。
3,人道主义:善良、爱、社会智慧。
4,公正:正直、领导力、团队合作精神。
5,节制:原谅、怜悯、谦卑、虚心、审慎、自我调解。
6,卓越:对美和优点的欣赏、感激、希望、幽默、虔诚、灵性。
我当时测完以后,发现我的学习能力是个强项,平时有空闲的时候就看书,我就继续把这个强项做强。当然也有其他强项,把我的自己的强项做好,也是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测完了以后感觉很好。
心理素质测试是什么?
心态素质测评是通过一定数量的题目来测试人对自己的认知,对他人的态度,对待压力的表现,对未来的看法和对社会环境的承受程度。从得分来计算出不同人的社会适应性、承受能力、自信心和意志力的一种测试方法。
心态健康是心态素质健全的功能状态和标志之一,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毋庸置疑。健康的心态作为个体开展工作活动的基础,是对求职者最基本的要求。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专业能力,更需要具有健康的心态水平,可以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持续开展工作。因此很多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时候都要求通过心态素质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