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来历和传说?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古人规定:
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热在三伏”。此时自然界阳气生发,为阳气最旺的时节。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除气温高、湿度大,还有气压低、风速小。三伏日期是由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称“三伏”。按阳历计算,三伏天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即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酷热的时节。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中伏就需20天,即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末伏过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三伏天是指农历夏季的三个“伏日”(即连续的十天),一般分别出现在初伏、中伏和末伏。它们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的一个重要时段,具有独特的来历和传说。
关于三伏天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1. 天文学解释:根据太阳直射点在黄道上的运行轨迹,初伏、中伏和末伏分别位于夏至后第10天、20天和30天。这三个时间段都处于夏季最炎热的时期,因此被称为三伏天。
2. 传统医学解释: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有阴阳之分,并与四季五行相应。夏季属火,火势旺盛,容易导致人体内部阳气过盛。为了调节身体阴阳平衡,在三个“伏日”进行特殊养生措施。
在民间,对于三伏天也有一些传说和习俗:
1. 龙抬头:有人认为初伏是龙抬头的时候,认为这段时间龙会带着雨水来到人间。因此,在初伏期间人们常祈求龙带来雨水,保佑农作物的丰收。
2. 避暑习俗:由于三伏天是夏季最炎热的时期,人们会***取一些避暑措施。例如,避免在正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外出活动,多喝清凉饮品、吃清淡食物,并注意保持室内通风等。
3. 养生习俗:根据中医理论,三伏天阳气旺盛,容易导致人体上火。因此,在这个时期,人们会进行一些特殊的养生活动,如饮用清凉茶饮、吃富含水分的水果蔬菜、避免辛辣食物等。
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据唐代的张守节所说:“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秦宪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在位)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这说明“三伏天”之说是从久远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
根据传说,三伏天是因为阴气受阳气所迫而藏伏地下。在这个时期,阳气最旺盛,天气最炎热潮湿。人们相信,在这段时间里,阴气会隐伏地下,以避开盛夏的酷热。因此,人们称这段时间为“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