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日(农历正月初七)?
在汉族传说中女娲创造苍生,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此初七为人的生日。人日:指阴历正月初七,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以岁后第七日为人日,即正月初七。
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感怀之句。它证明唐代的人日节,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时至今日,也有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
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人日节的由来是什么?
人日节又称人胜节、人庆节等,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人和动物都有各自的生日。鸡的生日是正月初一,狗的生日是正月初二,羊的生日是正月初三,猪的生日是正月初四,牛的生日是正月初五,马的生日是正月初六,人的生日是正月初七,谷的生日是正月初八。[1]中文名人日节别称人胜节节日时间正月初七节日类型传统节日流行地区中国各地
为什么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中国人民在这一天戴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 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2月6日,农历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所以有了“人日”这么一个说法,又名“人庆节”。
1.古人对于人类繁衍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古人对“人日”特别的重视,在这一天,人们将七种菜合煮为羹。体现出了古人祛病避邪,求吉纳祥的美好愿望。
2.在古代,“人日节”的时候有戴“人胜”的习俗。所谓的“人胜”就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
3.人日节,人们除了吃菜羹、戴人胜之外,还有一些风俗,例如登山、捞鱼生、求子、吃面条、饮酒、吃煎饼等等。 来源: 初七
什么是人日节?
人日(中国传统节日)
人日,又称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正月初七(人日),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民俗专家表示,作为古老节日,“人日”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民间有吃七宝羹祈福纳吉、佩戴人胜讨好彩头等习俗。
“人日”源于古老的创世神话传说。专栏作家、天津市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说,远古时期地球上并没有生物,最初由女娲创世,她在七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诞生了鸡、犬、豕(猪)、羊、牛、马,直到第七天才出现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