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啥意思?
意思: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每年6月21日前后。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南半球则相反。
“夏”,普通话读音为xià。“夏”的基本含义为一年的第二季,如夏季、夏天;引申含义为中国朝代名,如夏代、夏历。
在日常使用中,“夏”也常做名词,表示泛指中国,如夏盟,夏声。
1 夏至是指太阳在黄经 90° 时到达的时间点,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时刻。
2 夏至是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引起的,地球公转一周即绕太阳一圈需要365.24天,自转一周需要23.93小时,因此当太阳直射黄道的长度为最长时,就是夏至。
3 夏至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它代表着季节的变化和农民的生产活动,人们也会举行一些与夏至有关的传统活动,如品尝时令食物、喝菊花茶、挂艾叶等。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6月20日或21日,是一年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标志着夏季正式开始,气温逐渐升高。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夏至也有着丰收、祭祖等重要的意义。
夏至指的是太阳黄经为90°的时间点,在夏至的时候有以下的特点。
一是,太阳的赤纬最高,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在北回归线以北观测太阳正午高度角最高。
二是,在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晚。南半球反之,在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半球内出现极夜。
夏至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夏至的含义是真正的夏天到了。一年中最热的天气来临,三伏天气到了,夏至过后,日长夜短,气温越来越高,雨量较少。在这段时间外出需要防晒,注意身体,以防止中暑,在高温下工作要有降温措施,要通风,散热,保证身体比较舒服就行。高温天气尽量少到室外作业,以防中暑。总之,夏至到了,炎热的夏天到了,少出去户外活动,防暑降温,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夏至点,目前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孚夏至之时令。阳气虽盛已经失势,阴长阳消之象。与冬至不同的是,中国人比较少庆祝夏至的习俗;但在北欧等地,仲夏节是当地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太阳经过夏至点,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南半球则相反。至,指阳气至极,阴气始至和日行北至。
《周礼·春官·冯相氏》“冬夏致日” 汉 郑玄 注:“夏至,日在东井,景尺五寸。”《逸周书·时训》:“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夏至节日食糉。”参阅 黄奭 辑 南朝 梁 崔灵恩 《三礼义宗》(见《汉学堂经解》)。
什么是夏至?
地球环绕太阳运转的角度不是固定的,沿着赤道线南北两条回归线,每天变化着。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为夏至,每年6月22日左右,日照时间最长,以后每天渐渐减少,到12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地区日照时间最短,也就是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