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运势网

Hi, 请登录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句子?

相传,古代有个叫苏秦的聪明小伙儿,他发现每年二月二这一天,天气开始变暖,草木萌动,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他想,这可不就是龙儿要醒来的迹象吗?于是,他便提出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二月二龙抬头,春风吹绿了大地。”

这句诗就生动地描述了春天来临的场景。还有“春风送暖,百花齐放”,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

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在哪里?它又如何“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后来,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抬头历史传说。

还有一种说法,龙抬头的这个龙,说的不是能腾云驾雾的龙,而是天空上的星星:苍龙星。在传统的二十八星宿中,星空分为四个部分,七个一组,东南西北各一,这就是著名的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东方苍龙的这七个星宿,分别对应苍龙的角、咽喉、龙爪、心脏和尾巴等部位。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晚上,代表龙角的角宿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龙的咽喉“亢宿”也显出来了,到了半夜,龙爪也出现了,相当于苍龙的头从地平线抬出来,于是,这一天就被称作“龙抬头”日。

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对古人而言格外重要:依靠对龙的崇拜驱凶纳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神龙赐福人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按过去的民俗,过了二月二,整个“过年”才算结束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农历二月初二,是传统的春耕节、农事节,俗称青龙节、春龙节或龙头节。此时,东风解冻,阳气回升,雨水滋润,最宜耕种。关于“二月二”这个节日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传说。这一天,好多地方流行剃头、蛆虫、唤龙等民俗,为平常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相传三皇之一的伏羲是位重视农桑的君王,每年二月初二这天,都要亲自到田间耕作,自理一亩三分地。由此引得后来的人纷纷仿效,春耕节就这样形成了。

还有一个民间传说,说是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遂令龙王三年不准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便偷偷降了一场雨缓解灾情。玉帝得知后非常生气,遂将龙王压于大山之下以示惩罚。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终感动玉帝,乃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这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龙抬头的说辞,来自古老的天文学,古人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

龙抬头就是指苍龙七宿群星在天空的隐现变化,并非是真有一条动物之龙在变换,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农时周期相一致。

二月初二既是龙头节也是“土地诞”,我国民间有剃龙头、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

1、武则天当皇帝,玉帝把龙王打下天宫让人间不降雨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l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

2、龙王回天庭布雨救民众

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

3、民间为感谢龙王,确定二月二龙抬头祈愿降雨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