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淮安立秋吃:
吃西瓜
江苏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而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食小赤豆
从唐宋时起,还有在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吃清凉糕
在淮安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立秋的第一件事情?
1.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通常就会出现***烦,体重大都要减少一些。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2.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咬秋。在天津等地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适逢立秋将其咬住。
3.秋社,就是祭祀土地神。
4.摸秋。
5.秋忙会。
为什么有的地方立秋吃南瓜、西瓜?
西北地区纬度较高,立秋前后西瓜刚进入***摘期,立秋吃西瓜就是一种尝鲜。而中部一些地区,立秋时西瓜已经进入末市,吃西瓜可以消除初秋之邪、润养五脏。
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的生活习惯,民间认为可以防疾病。
我国民间有立秋之日“啃秋”的习俗,即在立秋之日啃吃西瓜,意用西瓜“啃”去余夏暑气,“啃”下“秋老虎”,迎接凉爽的秋季。
立秋时,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立秋这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而成习俗。据民国时期的《首都志》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江苏立秋吃西瓜“咬秋”,可防生秋痱子。浙江立秋西瓜与烧酒同食防疟疾。天津则在立秋多吃西瓜或香瓜,以“咬秋”。
其实,无论是“啃秋”,还是“咬秋”,都借吃西瓜、香瓜或其他农产品,都是表达人们迎秋、防病庆丰收之类的美好寓意。
立秋吃西瓜的习俗要从两个典故说起。
据《二般秋雨斋随笔》中记载,西域妇女择立秋之夜到田间去摸瓜,称之为“摸秋”。可能和西瓜的形状像孕妇的大肚皮,瓜内有子象征有儿子有关。在我国习俗中,“瓜”总与繁育后代有密切关系。据讲,“摸秋”若能摸到成熟较好的瓜,则预示女孩能找到好丈夫,妇女能多生儿子。为了能确保摸到好瓜,一般白天选好了瓜放在确认的位置,入夜后让女人们去“摸”,这时的“摸秋”俨然是占卜活动。随着西瓜的种植扩大,城里人也开始以立秋吃西瓜为岁时习俗。
还有一种来历,比较可信一点,科学一点:西瓜虽从宋代传入中原,但种植并不普遍,所以那时并没有产生和形成立秋吃西瓜的风俗。但在西域,西瓜原产地已普遍盛行立秋吃西瓜的风俗。因西域地处中国的西北,纬度较高,立秋前后西瓜刚进入***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种尝鲜。此风俗约在清代影响南方,而此时江浙沪等地的西瓜已进入末市,人们对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种种解释。有人讲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淤气,有的人讲可以为过冬积聚“阳威”,而实际上只是北方风俗的影响而已。但有一点应予承认,那就是立秋以后,天气逐渐凉爽,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立秋日人们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别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