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和公历怎么分?
区分的方法很简单,日历上一般都是同时写出阳历和阴历的。写数字的就是阳历,比如9月12日。写汉字的就是阴历,比如七月初三。
阳历就是国际上通行的历法,也叫公历。而阴历是中国等一些国家由农业耕作的规律总结出来的历法,也叫农历。
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基础,将一年分为365天或366天的历法,也被称为阳历。公历通常被用作现代世界官方的日历系统。
农历则是以月亮绕地球运动周期为基础,将一年分为12个月、354天或355天的历法,也被称为阴历。它是中国传统的日历系统,同时也在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使用,如韩国、越南和日本等。
公历和农历的计算方法和基础不同,因此它们的日期也不同。公历通常用于法律文件、商务交易和国际交往等正式场合,而农历则在中国农历新年、传统节日和一些宗教活动中广泛使用。
1.性质不同:农历是阴阳合历。以阴历的月相变化周期作为历月的基础,又根据太阳回归年周期来计算一年的时间。农历和阴历一样,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以两个朔日之间日期为一月。
公历是太阳历,是以太阳回归周期算作一年,作为基础的历法,然后把这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2.天数不同:农历有大月30日,小月29日。一年则设为12个月,354天。时间和公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每19年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一年384天或383天,称为闰年。
公历每个月分为30天、31天、28天或者29天,有的年份是366天,称为“闰年”;有的年份是365天,称为“平年”。一般四年一“闰年”。
3.使用纪年不同 :公历以公元纪年,分公元前后;而农历使用甲子纪年,六十年一轮回。
4.使用范围不同:公历为绝大多数国家通用;农历为我国等少数国家使用。
中国自古的历法,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一般称为农历。它以月相变化周期作为历月的基础,又根据太阳回归年周期来计算一年的时间。它的特点是依据月相来确定月的长短,年的长短只是历月的整数倍,而与太阳回归年无关。
农历还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安排农业生产。日月相合的农历,在农业、文化等领域的实用价值,远远超过了其他历法。
人们常说的阴历、农历、阳历、公历如何区分?到底有什么意义?
阴历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制订的历法,是以月亮运转规律为基准的,现在的一个月就是月球运转周期天数,每一年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转周期天数。
农历是古人总结天文、气象、和农作物生长的关系制订的历法。虽称为农历,但是与后来西方人制订的阳历有相同之处,都是按太阳在我国所处的北半球的位置变化为依据的。古人发现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的规律定为廿四节气。以前是按阴历的日期计算,虽然每年不同,但是通过与阳历对照还是很准确的。
阳历和公历是一个意思,是西方历法,例如10月1国庆,1月1元旦等;
阴历是月亮历,以月亮绕地球转一圈为一个月,比如每月初几初几的说法,指的就是阴历,因海洋潮汐直接受月球影响,所以海边一般都是阴历初一或十五出现较大的潮汐变化;
这里重点说一下农历,现在很多人把农历和阴历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历历法便是我国先民根据农作物种植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便是农历的历法,十二节便是月与月的交点,比如正月立春起,建十二地支寅,雨水为正月中气,二月为惊蛰起,建卯,春分为二月中气,以此类推,知道十二月为小寒开始,大寒为本月中气。
还需要提一点的是,我们平时都是以正月初一过年,属相也从过年算,其实新生儿的属相是以立春那一刻算起的,也就是俗话说的打春,比如今年阴历腊月三十11:14分左右交立春节,过了这个时间出生的孩子,即使没到第二天正月初一,也属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