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正月的猪,五月的牛”,为啥要这么说呢?有什么道理?
在以前牛和猪是农村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动物,养猪是为了为过年做准备,养牛则是为了为一年的耕作做准备。但是随着近些年农村的高速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牛和猪在农村慢慢变少,但是在农村里关于猪和牛的俗语却流传至今,比如“正月的牛,五月的猪”,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道理呢?
正月的猪
记得小时候我家每年都会养一两头猪,有的时候还会养上三五头留到过年的时候卖。农村人以前养猪并不喂饲料,而是喂家里刷碗刷锅后的泔水再加上玉米面,或者是夏天割一些猪草来喂猪,所以猪长的特别慢,一般一年的功夫猪才能出栏。所以在过完年后想养猪的人们便开始买小猪,因为购买猪仔的人很多,所以每年在正月里猪仔的价格是最高的。虽然大家都知道正月的猪仔价格最高,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会在正月里买猪仔,因为害怕晚几个月买便宜的猪仔到了腊月猪不能出栏,耽误卖钱。虽然现在大型养猪场都是喂猪饲料,猪的出栏也很快,用不到等一年,基本上四五个月就会出栏,但是在每年过完年以后猪仔的价格也会比年前高,这是因为年前养猪场是卖出栏猪的时候,年后则要补充养猪场的数量,猪仔价格便会比其他月份要高。
五月的牛
养猪是为了吃肉,养牛则是为了耕种,减轻农民负担。现在都是大型农业机械帮助人们种地收获,在以前不管是耕种还是收获,都离不开牛,在以前谁家有牛绝对是大家羡慕的对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一到了五月便是农民最忙碌的收获,人们忙着耕种犁地,所以这个时候也是牛最累的时候,所以在集市上,五月的牛是最贵的,这个时候将牛买回去立马就能用到,不像在农闲时买牛还要先喂上几个月才能用到。
之所以现在农村中牛和猪越来越少,正月的猪,五月的牛这句俗语还是常能听到,是因为这句俗语已经脱离最原始的意思,更是告诉人们在正确的时间要做正确的事情,千万不要错过最佳时机。
农村俗语:"正月的猪,五月的牛",为啥要这么说呢?有什么道理?
这句农村俗语中的猪和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动物,在以前农村家里基本上都会有养猪,有些人还会养一两头牛,用来耕田拉货用,那么这句农村俗语:"正月的猪,五月的牛,"是什么意思呢?
一、正月的猪:这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从买卖方面,大家都知道销售猪肉的旺季是在年前腊月时,那时都在准备过年的年货,买猪肉的人也是很多的,猪也卖的快,由于人们过年都是吃的大鱼大肉的吃的油腻了,,到了正月吃猪肉的人也少了,这时也卖猪肉的淡季,但对于卖小猪的来说就是旺季了,因年前卖了猪后都需要补栏了。
还有一方面从十二生肖中来看,生肖属猪的在正月出生的,每年过生日都是在正月,以前农村里吃的东西最多的时候就是过年了,所以正月里过生日的人有很多好吃的,一件很开心的事。
二、五月的牛:有在农村里生活过的都知道,五月份是牛最累的时候,因为这个季节里都在忙着耕种,那时的水田基本上都是用牛犁田,这时的牛是最值钱的,一般情况下都是不是卖的,所以这个时候去农村买牛,人家是不会卖的。
从生肖中来说,属牛的人在五月份出生的,用以前农村老人的话来说就是很辛苦的,很有的做,所以用五月的牛来比喻命苦的人。
不过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前有些老俗话在现在看来也是有一些改变的。
农耕时代,猪和牛是在农村里最常见的两种动物。不过,猪是吃货的代名词,牛却是实干家。
那么,猪和牛放在了农村俗语当中,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这句农村俗语“正月的猪,五月的牛”说的是啥?为什么要这么说?有什么样的道理?却是说来话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一种理解源于12生肖的说法。
12生肖是我国农村社会以属相来预测人生的一种独特方法。认为一个人的命运与自己的属相悉悉相关。
“正月的猪,五月的牛”,他们认为正月里的猪待遇不好,吃的差。为啥?因为从前农户养猪都是在年底才宰杀的,一方面让全家过年吃一个痛快,一方面挣得了一年到头称盐打醋穿衣服的本钱。所以腊月里的猪因为马上要被宰杀,所以主人家喂的特别的好。但是过了腊月到正月,这个时候的猪仔子就只是一个吃货了,要等到年底才能变现,所以这个时候主人家喂猪就是应付了事,饿不死就行了。所以正月的猪就是饿肚子的代名词。
这样,自然而然的人们会认为,属猪的人如果生在了正月,那就是不受人待见,六亲无靠,不好,穿不暖,享受不好的意思。
而五月的牛呢,是最为辛苦的代名词。这个时候正是从前政治文化中心北方地区的春耕春播季节,帮人类耕作的牛自然就会非常非常的辛苦。被主人打着鞭子,使劲的干活,那才叫一个累啊!所以人们认为五月生的属牛人,就是一个非常辛苦的存在。一辈子就会是一个兢兢业业干活,把自己累成狗的命运。
类似的,农村人还认为,冬天里的属鸡人,腊月里的属羊人都是吃不到好东西,享受不好的命格。
猪和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很常见,也离不了的牲畜,作为我们的主要食用肉类,猪肉和牛肉也是美味的食材,在农村关于这些日常的牲畜家禽,都有很多的描述,其实这也很正常,作为我们的日常所需,这些牲畜家禽是我们离不了的动物,不但有很多俗语描述,而且还会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节日,都有一些这也那样的说法,也有的是一些经验的积累演变成为大实话,这句正月的猪和五月的牛,其实就是我们日常之中很简单,但也很实际的大实话。
正月的猪:猪是一种我们主要的食用肉类,在过去食物短缺的时候,吃肉是一种很奢望的想法,什么时候才能吃上美味的猪肉呢,很多时候都是在过年的时节才能够闻到哪诱人的香味,过年也就成为了卖猪肉、吃猪肉的季节,这个时候的猪肉不但卖的很快,而且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这个时候的猪肉价格一般也是全年最贵的,腊月是消费猪肉最高峰的时候,尤其是在过去,也只有腊月过年这个阶段,才是真正能够吃得上猪肉的日子,那么为啥要说正月的猪呢?因为过了年之后,吃猪肉的就变得比较稀少,很少有人在会买那么多的猪肉,年前的猪很多情况下都已经出栏,这时候正是补栏的空缺,不论是作为卖还是作为买,过完年之后的正月,都是不猪的销售最佳季节。
五月的牛:这个和正月的猪有很相似的道理,也是这个时候是没人会卖的,五月是我们农田最为忙碌的一个时刻,在过去确实机械化操作的耕种,是很需要牛,这种大型的牲畜作为劳动力,在农田劳作的,在过去牛作为一种主要的劳动力,是不可缺少的,而在农田最为忙碌的五月,自然也是不会有人在这个最需要牛的时候,去出售牛的,只有等到农忙之后,闲暇之余,在不使用牛的前提下,才会因为各种原因的去把牛卖掉,所以也被称之为正月的猪、五月的牛没人卖。
这句老话其实也是对于过去一些特定时候的描述,在物质和机械化非常紧缺的时候的一种谚语体现,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养殖规模化的进行,猪肉也不在是什么紧缺物品,一年365天不论什么时候,都是可以任意购买的,牛也逐渐的退出了农田的劳作,代替牛的是更多的操作便利、性能优异的机械化,所以这句老话搁到现在已然是不在适用了,对于这句老话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