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头伏饺子二伏面那么三伏吃什么?
伏日宜吃面,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为什么在热天里吃热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这是迷信说法。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食欲,而且“败心火”。伏里还可以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农村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末伏吃烙饼摊鸡蛋有啥说法?
今天是末伏第一天,还有9天就要出伏了!而对于三伏天期间的饮食说法,是过去人们常常念在嘴上的一些老传统习惯,往往会各自有一定意义所在,例如题主这里说到“末伏要吃烙饼摊鸡蛋”,应该是我们北方地区以小麦种植产区的一些夏季常见饮食方式!其中烙饼在我们这边农村算是一种家庭伙食改善的美味佳肴,例如吃了一锅馒头后想改善口味,往往就会有擀面条、蒸包子、包饺子、烙火烧、烙油饼等面食做法,其中烙油饼配上摊鸡蛋,再搭配大葱、蘸酱,简直是人间美味!
而至于为何末伏期间会提倡烙饼摊鸡蛋,我感觉与此时天气“由热转凉”有直接关系!要知道,立秋后往往很快迎来末伏最后10天,这时随着天气转凉,早晚气温下降明显,使得昼夜温差越来越大,再加上立秋后离农作物收获的时间越来越近,往往也是农户下地干活、播种秋冬常见***、萝卜等农作物的关键时期,而这时随着体力劳动增加,又面临天气转凉,往为人们为了增强体质,更好的迎接秋收和寒凉季节到来,就会有贴秋膘、进补身体的习惯,而此时因农活忙,没时间杀猪宰羊进行大补,于是就会通过生活中常见饮食改善时机进补!
而在末伏期间之所以选择烙饼摊鸡蛋,我感觉是因为这种饮食方式相比吃饺子、面条等方式更有利于进补身体、补充营养!具体表现为:
一、烙饼会用到大量猪油。在过去猪油很常见,不仅香,还是补充身体的营养食物,因为过去农村缺乏植物油,往往就会喜欢用猪油炒菜,而猪油主要成分为脂肪,会含有32%饱和脂肪、41%不饱和脂肪、11%多元不饱和脂肪,在1000种最有营养食物中排名第8位,故而也被称为“荤油”,由于热量高,非常适合寒冷地区食用!另外,也具有不错食疗价值,因猪油很香,可以提高食欲,还可以适于缺乏维生素A的人群,对于补虚、润秋燥有不错效果,因此,末伏天气转凉时用猪油烙饼是不错的增补方式。
二、烙饼、摊鸡蛋的做法对营养破坏小。要知道,烙饼是不需要水煮,只需要摊好在油锅里烙熟即可,使得各种可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没有遇水而损失率比较小,这样一来,烙饼既有猪油,又有没有多少营养损失的面食,使得增补效果更佳!而摊鸡蛋也是同样说法,另外鸡蛋营养非常丰富,含有丰富的高蛋白,是过去农村高补食物,而摊鸡蛋也需要用到猪油,因而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提高食欲,也可以更好的补充营养,一举多得!
所以说,关于老话“末伏烙饼摊鸡蛋”,其实是过去人们在立秋后末伏期间进补的一种方式,因过去猪油搭配,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强体质,利于出伏后即将迎来的秋收农忙季节!然而,现如今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已大大改善,猪油也已经被植物油所取代,因此,现在的人们并不需要靠特定时期改善饮食、增补身体了,自然也使得这句老话只能算作传统的一种饮食习惯,大家可以遵循,也可以不必遵循,没什么实质影响!(以上仅为个人见解)
俗语说“头伏饺子,二伏面”大家家乡头伏吃什么?
俗话说,热在“三伏”。
“三伏”最热在中伏!
进入中伏,暑热损伤人体的津液,
加上夏季阳气上升,
很多人会出现心火旺盛,
从而导致一系列类似于上火症状,
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
伏前加强灸:7月7日--7月16日
我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在我的记忆中对头伏的印象很少,唯一记住的就是听村里人说今天入伏了。至于吃饺子就更是少见了,一般都是随便对付一下,不仅在我家是这样,在其他家也是这样。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入伏的时节也是农民最忙的时候,这时候不仅要给庄稼除草,还要追肥,很多农民都是戴个草帽,顶着大太阳在地里干农活。每天早起晚归,累的要死,回到家做饭的力气都没有了,所以总是什么简单吃什么。吃完饭抓紧时间眯一会,下午接着去地里。
很多农民都是晚上看天气预报时才知道入伏了,在我们这里农民对二十四节气在吃的方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吃什么完全看庄稼地的情况,赶上不忙的时候就做一些复杂点,忙的时候就是简单应付一下。
一入伏也就意味着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农民在地里干农活就会更苦了,不仅要忍受太阳的炙烤,还要忍受庄稼的划伤以及蚊虫的叮咬。其实,在吃的方面并没有多少农民在意,他们和你关心的还是地里庄稼的长势和产量。
由于我们这里属于晋南,面食比较盛行,所有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吃面食,有炒面,有拌面,有拨鱼子,有刀削面,有汤面,有猫耳朵等等,不过头伏吃的最多的还是面条。因为饺子做起来比较麻烦,所以吃的比较少。这大概就是我们这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