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抬头风俗?
1、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2、“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龙抬头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属木,卦象为“震”;九二在临卦互震里,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为生发之大象。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3、“龙抬头”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龙抬头”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出现在文献上记载是在元代之后。“龙抬头”相关的活动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就全国而言,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
4、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历“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又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由于节期重叠,南方部分地区“二月二”既有龙抬头节习俗又有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二月二”(古时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多以祭社(土地神)为主,祭龙多在“龙飞天”的端阳。
农历二月二又叫“龙抬头”,农村有什么风俗有人知道吗?
在我们这里二月二,摊火烧,说是熏虫子,庄稼不长虫子,但都是二月初一把葱花啥的都切好了,二月二不动刀了,说动刀切了龙头就干旱,不下雨了,不许熬粥,熬了粥锅台上蚂蚁多,不让烙饼,说烙饼出秃子,以前都起早挑两桶水,放当院引龙,小时候总看龙引没引来,看到了水动就到屋告诉父母说,龙来了,真是,大人有大人的烦恼,童年有童年的乐趣。
二月二,龙抬头,这是龙王爷睡醒了,要开始工作了。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花草树木都需要雨水的滋养才能长得繁茂,而龙王爷是掌管世间雨水的龙神。
如果龙王爷不赶快在春天醒来的话,万物就得不到雨水的滋润,导致万物颓废,他会被天帝惩罚,扣他工钱,甚至会把他开除。
但是龙王爷也是会冬眠的,万一睡过头了,岂不是误了时机,所以他就给自己定了一个闹钟,而这个闹钟所定的时间就是农历的二月初二。
而二月二这天龙王爷开始工作,也被天帝默许了。为了让天帝知道他有准时工作,所以每年的二月初二,他都会向天帝发信号,龙抬头,一声吼。
后来人们为了向龙王表示感谢,在二月二这天给自己家的男孩剃头。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是,龙王节。春天来了,龙抬头了,在民间有两个习俗,①家家户户吃猪头。②小孩以及大人这天剃头理发。图个吉利,向龙一样抬头而雄发。
二是,踏青节。春游的日期到了,阳光明媚,小草青青,呼朋唤友,多么高兴。
三是,春耕节。农民开始备耕,一年的春种开始了。
总之,这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节日。
欢迎关注【新农村二代】专注三农,带你一起体验分享解答农村最真实的生活。
二月二这天,我们北方山东老家地区,这一天家家户户,清晨,会用自己的锅底灰用簸萁撑着,从自家院子里开始画粮食囤。
从天井里一只画到院外门口,还要在画的粮食囤里画上小圈圈里面当上五谷杂粮,让自家养的鸡来啄食。这预示着今年粮食丰满仓,大丰收,有个好的收成。
画完仓囤以后,就是熬糖豆,首先,用把花生炒熟后去皮放一边凉凉。
其次,把锅放炉子上捯上红糖或是白糖,我家每年都是用红糖熬制,因为红糖熬制出来的不仅外观漂亮好看,我感觉也更好吃。
最后,等锅里的躺起丝后,把去皮的花生倒入锅里搅拌均匀,然后倒出用干净的木板或平整的东西稍微压平。
还一天,要吃龙鳞还要吃水饺,所谓的龙鳞就是用面叶子,切成小片。而水饺,一般都是用去地里挖的荠菜做馅子放上鸡蛋,素水饺味道鲜美,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