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十五火光冲天,烧纸的那么多!是习俗还是陋习?
我个人认为是习俗。
上坟扫墓属于历史传承,悼念亡灵寄托哀思。而期间烧纸俗称纸钱,以此表达对亡灵的爱抚。
类似这样的祭奠,无非是增强扫墓的仪式感。让亡灵受到安慰,让活着的后人寄托哀思。
五千年文明古国,肯定有延续至今的习俗。就像过年家家贴福字,贴春联;结婚要的是红红火火喜气洋洋一样。七月十五祭祖,烧纸钱也是一个习俗。所以说作为炎黄子孙继承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不加以正确引导就叫陋习,加以规范和服务叫习俗。同一件事***如何思考,对待,这是管理水平。各路口烧纸的风俗也可以成为一景,成为一个民族良好的风俗。比如可以规定并提供专门路口和专门器件,并特许出售***购买在指定路口到了那个时节摆放一尊造型仿古的铁制法器,设长明油灯,你只需象征性购买一点纸钱,在铁制法器旁点燃投入即可。可以有和尚站旁边值守并维护和秩序,寄托思念永逝之灵念一声阿弥陀佛。节过即收于庙堂。怎么不可以吗?北上广可免,省府可免,其余城镇竭可照此法实行!
给故人烧纸是一种习俗,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叫鬼节,记得小时候,我父亲就买了很多纸到祖先的坟前去烧,在北京有一些市民,在农历七月十五傍晚的时候在十字路口烧纸,在新加坡每个居民小区,物业都设置几个铁桶专门给居民用来烧纸的。
我不赞成烧纸,主要是污染了环境,还容易发生火灾。我认为对长辈的孝顺应该在生前尽孝,人死了以后大操大办,请客送礼是一种愚孝。
这肯定是,几百年来的民间习俗。人们每年,都在此时烧纸祭奠故去的亲人。属于,人之常情的行为。如今,人们都注重自己的生存环境。对制造污染的行为,肯定质疑和反对。祭奠行为的材料,能否改变一下?期盼不污染环境的材料,尽快研发出来。
历史上七月十五鬼节,需要注意什么?为什么又叫中元节?
感谢邀请,马上到中元节了,咱是道家门宗,正一天师道,我也来说说!
首先为什么叫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道教三元盛会,上元是农历正月十五,中元农历七月十五,下元农历十月十五,所以七月半鬼节又叫中元节。
因为中元是道家赦免鬼魂罪孽的日子,太乙寻声救苦天尊的座驾九头狮子,会到九幽地狱(也就是最深的那一层地狱),所有地狱大门见到九头狮子都要打开,地府的魂魄都会出来,有家的(也就是有后代有香火)回家,没家的就在外飘荡,所以晚上没事不要乱走。
说说我们家乡的风俗,如果有亲人过世不满三年,那么农历七月初一,就要迎祖宗回家,买水果放香火上,供奉祖宗,如果已经满了三年,就初一到十三都可以。
说是七月十五,但是一般是过十三和十四,根据姓氏来区分,我们是过十三。
那么中元节要干嘛呢?首先就是要给祖宗写包,小时候一到中元节爷爷就带着我们打草纸,封包,写包。
包怎么写呢?
我们是右边写中元盛会之期,或者中元化服之期,中间就是写称谓了,比如写给过世的父亲,故显考x(姓氏)公 讳(不能直呼其名)xx(名字 )老大人(若是母亲就是老太君)名下收用,两行中间写孝男xxx(后辈名字)虔备冥财多少包,然后抬头写一个奉字,左边写天运年七月十三日火化。
然后会准备一些逝者需要的用品,亡衣火鞋什么的,根据实际情况。
据说从农历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农历七月被称为鬼月是因为中元节,中元节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
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这三位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民间在中元节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动,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应当与地官的赦罪有关。
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据说释迦牟尼有个叫目连的***,其母虽然年轻漂亮,却无嘉言懿行,爱财小气,尤其仇视僧人,死后被打入恶鬼行列,目连按佛组指点,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佛家盂兰盆会的意义与儒家的孝道合拍,这一天则成为民间祭祀已逝父母及先人的鬼节。
我知道一个注意事项,就是中元节尽量不要外出住宿,因为旅馆这种俗称筒子楼的长过道在风水上来说是不怡久居,在中元节来住就更加不利!
如果万不得已必须住,那也千万别选头房和尾房!!!
切记!切记!切记!
因为头房和尾房啊,
WIFI信号不好😁
中元节在七月半,七月是鬼月,七月月半,就是鬼节,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其实,七月半是深值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和我国从古至今以小农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制度密不可分!
七月半,最早是来源于古代的祭祀,古代人民生产力水平低,认知能力有限,但是又期盼每年的粮食能丰收,所以就寄托于神灵庇佑。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四祭》中有记载: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巳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虽然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都有,但秋尝非常重要,秋天阴气逐渐强盛,肃杀,又是收成的季节,所以,在秋天进行祭祀,期盼来年有个好收成。秋尝的日期最先是不确定的,《礼记月令》里写到孟秋,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立秋后第一个月圆之日,秋阴气盛旺之时,以适天时,应地利,祭祀亡灵,上佳时间的选择。
中元节祭祀,一般是把扎成各种形形***的鬼灯,神灯摆好,比如鬼王灯,钟馗登,冥王灯,牛头马面灯等等,神堂还有观音灯,罗汉灯,三星灯,然后念咒祭祀,完了烧掉,当然包括香烛纸钱吃食。
中元节主要有祭祖,祭鬼,城隍出巡,河灯度孤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具有意义的。
鬼节需注意事项:
1:避免当天半夜到医院,八字比较轻的,容易得病
2:避免在庙旁走动。
3:当夜不宜晾衣服,下午日落之前收回。
4:不宜独自走夜路,非走夜路,宜结伴而行。
5:不宜去池塘,水库旁边,更忌讳下水库,河游泳,不然会找替死鬼。
七月半也叫鬼节,那天要摊茄饼吃。为的是祭奠已故的亲人,烧纸祭拜。把茄子摊成饼祭奠,主要是鬼出门抢钱,抢吃的。我们活着的人要注意,阳头要高点,不要遇到这些鬼吧!这只是民间的一种传说!至于真的有鬼,无鬼。谁都无法回答!
七月半给当年去逝者烧钱纸有什么讲究?
看过目莲救母的故事的人就一定知道。七月半就是中元节,俗称鬼节。原本是叫孟兰盆节,孟兰盆是梵音,翻译成中文就是“倒悬”的意思。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中元节就是解救逝者于倒悬,让逝者不受饥饿、贫寒的煎熬。过上安康的鬼生活。
至于有什么说究,那就看当地的风俗习惯而定,首先是穿素衣素服,备足三牲素果,鲜花和酒水,多烧纸钱,梵香祭拜,告慰亡灵,同时也是对自己心灵的安慰。
七夕后,七月十五是一个节日,这个节日叫什么节?做什么事呢?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是祭扫日。俗称鬼节。上元节是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下元节是农历十月十五。人们习惯把淸明节做祭扫日。早先土葬时,清明节上坟扫墓,陪土,烧纸。中元节多数人不去祭扫,因草高坟多不好找。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中元节的历史源于早期的“七月半”,“七月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灵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 而在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中旬,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之时。按照老一辈人的说法,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盂兰盆会”,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在七月十五这一天,是鬼门关打开的日子,这时候阴气很重,所以一般老人们会说不要在这一天晚上出去,以免撞见不吉利的东西,也不要去河边玩,以免掉入水中,成为水鬼的替身。但是在现在科学的时代,我们要正确看待,不要过度迷信。中元节人们一般都会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放河灯相信许多小伙伴都没见过,石头所在的家乡每年都会在汉江里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与祈祷。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而且每年放的河灯都是一些受益人亲手用各种颜色的彩纸手工制作的,一般龙的造型都是每年必须要有的。而且在放河灯之前还要进行诵经超度亡灵,仪式结束后市民还可以到合理争抢放河灯的碗,大概意思就是说抢到碗的人一年都会好运,但是等到来年的时候必须还两个碗,不还的话会对自己的运气等各方面带来不好的影响。
当然了迷信一点的说法农历七月整个月都不建议各位小伙伴们晚上太晚的回家,尤其是刚出生的小孩或者不到一周岁的小孩要走夜路的话,都要点燃一根香,一路回家或者男同志点燃一根烟,因为鬼怕火,相信这个小伙伴们都知道,当然了还有一些说法说不让晚上凉衣服啊 ,不要晚上照镜子梳头等等的一些说法,这些说法完全没有一点科学依据,所以小伙伴们完全不用有太多的顾虑。
感谢邀请回答此问题。每年农历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中的重要节日——中元节,在农村,我们叫做“鬼节”。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过这个节。关于这个节日,小编简单谈四点。
一是中元节的来历。其源自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在俗称的鬼节,还有一个称呼叫做盂兰节。这个的意思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 ” ,“倒悬 ”指的的是释迦十大***目连的母亲死后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 。 后后来得到释迦帮助。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所以现在为了祭 祀孤魂都在鬼月农 历 7月 举行普渡会,现在叫鬼节。
二是中元节的意义。这个节日反映了传统中国人对鬼的敬畏信仰,和对先祖的怀念与感恩。
同时,因为它不仅拥有佛教的宗教信仰,还有着我国道教的本土文化,既反映了人们的鬼神观念和宗教信仰,也反应我国文化的精髓--孝道文化。
三是中元节的活动。节日这天,家家祭祀祖先,同时要烧炮竹、纸钱、香烛等,让祖先在阴间吃好喝好住好用好。之后才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如仪。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坐,共进节日晚餐。
四是中元节的禁忌。既然是节日,还称为“鬼节”,在民间还是有蛮多禁忌的,如忌说鬼字,忌半夜晾衣服,忌披头散发睡觉,忌乱踩冥纸
,忌乱拍他人肩头等。
关于这个节日,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一起来交流!
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烧纸到底是民俗还是迷信?
不只是七月十五中元节,逢年过节带着孩子祭祀先人,即是对先人的缅怀,更是对后辈尊老爱幼的教育,也是家族文化的传承,是传统民俗,但祭祀形式要提倡文明祭祀形式,尽量避免过分奢侈的不健康形式。
我觉得是风俗也是迷信,但我昨天晚上也给我的前辈烧了纸的,是我女儿叫我烧的,年轻几十年都未信过,现在过了古稀之年,爱人又刚走了,烧点纸祭奠一下,因为中国不知那一年就有农历七月十五月半节,又名中元节,每年在农村都要烧钱纸,用新米饭,祭奠过世的老人,以示怀念,也是一种封建的民俗。可能一下还不能消失吧!虽然现在到了人们生活幸福的时代,我觉得下一代再过多少代都不能忘记祖宗,我们这天能过上幸福生活,离不开前辈们的辛勤劳动,为了使下一代的幸福,多少老革命,多少父母亲不辞辛苦,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虽然祭奠的方式不同,但传递的是正能量的表现,是中国孝道的表现。但注意防火就行了。
肯定是民俗!这个是毋容置疑的。七月十五中元节是祖先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作为我们这代人有义务,而且有责任传承下去,从祭祀意义上说是中国人民传统节日,是祭祀文化,容不得否定,更容不得抹黑。所以,说七月十五中元节是迷信的人是别有用心的,我们必须站出来予以驳斥和批评,七月十五中元节是中华传统节日的一部分,我们必须传承下去,更容不得任何人质疑与抹黑!
明天就是七月十五了,在我们传统的文化中,把这一天称为中元节。不过每个地方对于这一天的定位也是不一样的。西南一些地方是过7月13,也有些地方过的是今天7月14,多数地方是过7月15的。那么在这一天祭祀烧纸,是属于民俗还是迷信呢?
我个人觉得在7月半这一天,祭祀先人烧纸,可能确实是在现今不太妥当,有更文明、更安全的方法。但要讲祭祀先人,是迷信就有些过了,应该是属于民俗才对。原因下面我给您们讲下:
在我们传统的节日当中,对于祭祀先人的节日有清明节、重阳节、冬至节(我们当地有几个乡镇,他们给先人扫墓,不是在清明,而是在冬至)。
至于为何要祭祀先人呢?我觉得是因多数的人,都有着追根溯源的思想。并且很多人对于现今所能过的生活,都应怀有感恩的心。我们不去讲那些大的道理,有了先辈的付出,才能过上现今的生活。
就以自己小家来讲,对于家中逝去的长者们,是不是该怀有一种缅怀亲人之情呢?有人可能会讲,缅怀亲人非要选择中元节或清明节吗,其他时间就不能缅怀了吗?
这其实就涉及到农村的民俗文化了,大家为何要都选择在这一节日去祭祀。
主要是在传统的文化当中,对于这个节目有神话的故事,虽然这些神话故事是封建迷信的。但之所以让广大农民们接受,不正因为那些故事是有好的意寓在里面。
至于有人讲到祭祀非要烧纸吗?这个在现今确实是不提倡的。
但不提倡也不是因为迷信的原因,而是有人讲到祭祀烧纸会污染空气,也容易引发火灾。可以用鲜花祭祀的方法去代替,这样会更加的环保些。
综上所述,7月15中元节,是传统的民间祭祀节日,这个肯定是属于民间的传统的习俗了,并不能把它们归纳成迷信的行为。
就是祭祀时烧纸,也只能讲是农民们思想还没转变过去,他们不像城市一样,是用鲜花去祭祀。你可以讲这种原始的祭祀方法,不符合现今,但不能说祭祀烧纸就是迷信。
对于七月15中元节祭祀先人,您觉得是烧纸好,还是用鲜花祭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