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在世的)哪位女作家可以和张爱玲相比肩?
张爱玲,天才,文笔细腻流畅,美玉天成,以中长篇见长,作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蔚为大观,堪为张派,自成张说,当代女作家只能望其项背,望洋兴叹,好好学习她,何谈与之比肩?!因为历史的原因,对张爱玲的研究不够深入,不够全面,当然,至少在国内,其在文坛的地位没有到达其应该在的高度。王安忆模范张爱玲,老实说,距离不说十万八千里,两万五千里总是有的,长征文苑笔耕不辍一辈子,也只有看的份,顶礼膜拜神女峰。即便如此,就算王安忆的作品数量能够达到,抑或逾越张爱玲,暂且不论质量,(质量有待于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检验),也可以这样言说,张爱玲,只能被模仿,不能被超越。研究张爱玲最权威的专家,美国的夏志清教授,最是推崇她,大家可以透过夏的翔实专业的研究,进一步走近领略这尊文坛的神女峰,高山仰止好了。请大家一定不要忽略张爱玲的家学渊源,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她的身上荟萃着晚清时期最优质的文化基因,又有谁能够如此乎?要知道,这种基因,又与张的不幸遭遇——求学时香港中文大学的学历波折,以及汉奸文人领袖的丈夫分分合合,最终,为了生计和理想,客死异国他乡无人知,这样的辗转撕裂人生,乾坤大挪移,灵魂深处的波澜壮阔,被张用如椽大笔,尽情挥洒在字里行间,成就张爱玲版本的胡笳十八拍,亦成一派宗师,可谓家国不幸诗家幸,文学同理。另究其原由,她的父爱缺失,极端自恋,这些特质,这些品格,等等等等,都是后人无法***,再加上不得不承认的__天才,您想,又有哪位当代女性会与神一般的张爱玲,比肩而立呢?只能接近,只能仰望,女神。
“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一位生于爱情而死于孤独,多情、风韵而赋有人性情怀、才貌双全的民国美女。
作为民国才子胡兰成女人的她,一生都在爱恨情仇中用沾着泪水的笔倾诉着她幸福与苦楚的一生。
无论是民国时期还是移民美国后的八十年代,国内外至今也很难找到与张爱玲女士相比肩的爱情***作家。因为她所有的经历就是她丰富经典的***作品。
迟子建。
迟子建是唯一一位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学奖,一次庄重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她是一个高产高效的作家,至今已发表500万字,出版著作40余部。《雾月牛栏》曾获第一节鲁迅文学奖,《清晨洗尘》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获第四届鲁迅文学(2004—2006)全国优秀中篇***奖。《额尔古南河右岸》获第七届矛盾文学奖,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等海外译本。
迟子建1964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生肖龙,乳名迎灯。父亲迟泽风曾任塔河县永安小学校长,好诗文,因喜欢曹植《洛神赋》而起名子建 1985年冬病逝。母亲李晓荣是五十年代漠河乡广播站广播员。丈夫黄世君,原塔河县书记,2002年因***去世。
迟子建1981年参加高考,但是却写作跑题。1983年开始写作,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后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86年因《北极村的童话》而成名,1987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研究生学院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黑龙江作家协会副***,一级作家。
《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作品由迟子建所著,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曾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以小见大,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某种悲哀,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
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我想,与当下时代正在方兴未艾的多元文化形态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或者,我们也可以说,迟子建这部作品的写作本身,就与多元文化形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描写表现的是我国东北一个差不多已经彻底消亡了的鄂温克族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表现对象的这样一种选择首先就充分地凸显出了作家的艺术智慧。
阅读《额尔古纳河右岸》,给我们留下极深印象的既有作为游牧民族的鄂温克人对于自己赖以为生的大自然那样一种敬若神明般的敬畏与崇拜,也有鄂温克人而对频繁降临的死亡时那样一种达观而超然的姿态,更有在极其艰难的生存困境中激发出来的鄂温克人那样一种坚韧的生存意志与生存能力。在***中,作家对于鄂温克人复杂的人性构成同样进行着一种堪称悉心细腻的描摹与展示,作家那样一种格外宽厚广博的悲悯情怀足以打动每一位读者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