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运势网

Hi, 请登录

闰二月为什么不吉利

2023年闰二月,还是双春年,为何农村老人说不宜结婚?

2023年是农历的卯年,因为闰月的关系导致这一年的农历年份中有两个立春节气,一个立春节气是在癸卯年的87EC;">正月十四(2023年2月4日),另一个立春则是在癸卯年的腊月二十五(2024年2月4日),正好两个立春节气都在农历的癸卯年中,所以2023年就是“双春年、闰二月”。

俗话说:“一年两个春,寡妇遍地分”。立春节气是春天的开始,代表着水尽木生,阳气初发,是为少阳,就像刚升起的太阳一样,代表着生命和生机。

而古人又通常用“阳”来比喻“男人”,“少阳”就是年轻的男人。“双春年”又会通常会令人联想到“第二春”、“二回春”,所以,按照古人的说法,一年中出现着“双春”则意味着当年结婚的年轻夫妻将要结婚两次。而古代出现男女再婚再嫁的情况,多半都是因为一方去世了或女方被夫家休弃了,因此,也就有了双春年不宜结婚一说。

闰二月为什么不吉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事实上,这种说法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如果,单凭在双春年结婚就能断言一段婚姻长短的话,未免有些牵强,过于草率了。

影响婚姻好坏的关键,从来不是在什么时候结婚,而是两人之间能否一直相濡以沫,贫富相守,不离不弃!您说,对吗?

2023年闰二月,“双春夹一闰,春寒逢秋旱”,是什么意思?

谢邀!

闰二月为什么不吉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按历法家为使农历与阳历在季节上能合拍,时令上能一致,而设立每19年个年头中有7个闰月来“调整余缺”的办法,2023年正好是闰2月。

2023年是“双春年”。所谓“双春年”,不是讲有两个春天,而是一个农历年中有两个“立春节气”。2023年闰2月,故明年农历有13个月。

“双春夹一闰,春寒逢秋旱”,是一句民间谚语。其意思是:在有闰月的年份里有两个立春日,“双春”年份,冬天和春天的温度较常年低,寒冷时间较长,甚至出现倒春寒。由于“双春夹闰月”,冬季寒冷的气候会延长,夏天的炎热相应后移,就变得秋天炎热,或导致雨水偏少,自然使秋天出现干旱少雨的情况。

闰二月为什么不吉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为民间谚语,是人们在千百年来与自然界相处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对预言天气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过去天气预报等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其对农耕农种起着一定的作用。

但是,谚语受地域性的限制,尤其是我国地域广阔,地理气候条件千变万化,今天不一定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知之即可。

此乃己之见,谢谢分享!

(图源网络,侵删)

明年的闰二月还是比较少见的,上一次在2004年,下一次就跑到了2042年,再下一次就到了2099年,下一个世纪只有两个闰二月。正因为明年出现了闰二月,阴历就有了十三个月,也就有了两个立春节气,因此明年就是“两春夹一闰”,也叫“两春夹一冬”。

明年的第一个立春在正月十四,第二个立春在腊月二十五,明年的第一个立春在正月十四,第二个立春在腊月二十五,所以明年春季多寒冷,秋季又容易炎热而干旱。

答:双春,即农历年在一年之中有两个节气叫立春,恰逢明年阴历有个闰二月,所以2023年农历有13个月,全年共有384天。什么叫春寒逢秋旱?有可能代表着明年的春天气温比较明显偏低,并且很有可能出现倒春寒。春天的气温(或气候)特征有可能被冬季寒冷的气候覆盖了。火热的夏天有可能向后移,造成秋天也变得非常炎热,或有可能导致天上下雨偏少,从而导致天旱,形成气候上没有春天和秋天的年份。

2023年闰二月,“双春夹一闰,春寒逢秋旱”,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就是,2023的农历春节后有立春节气,在农历年的年尾时也有立春节气,这个就叫做,双春年。而双春年的年份,在气温上冬天和春天的气温较常年来比是比较低的。那么这个就意味着,到了秋天又容易出现干旱少雨的情况。

那么从农历上来看,农历是有一个闰月和平月之分的。所谓的闰月,也就是说在农历的历法上一年是有两个一样月份的。举个例子吧,2023年农历计算的话会有两个二月,也就是说农历上2023年有十三个月。而这样的情况,在农历上一般隔两年才会出现。

我们都知道,公历平年一年是365天,而农历平年一年却只有350天左右。设置闰月,这是为调节农历年与公历年的天数差。如果农历年当中不设置闰月的话,那么春节将有可能在夏天度过。所以设置闰月,一方面是为了调节天数,一方面也是为了人们在农业生产上能够预测节气。

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十二节气的立春都是出现在农历的二月,因此2023年会有两个立春节气,这就是谚语里面所说的“两春”。

一般春冬交替的时候,温度高低变化比较大,在气象学上,这种天气是比较容易出现干旱少雨的情况。

一年之际在于春,立春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是农忙的开始。双春年其实就是历法上的偶然出现。对于人们来说,这不足为奇,以平常心看待就好。

明年是2003年,又是阴历的癸卯年,也就是兔年。对于历法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把阴历和农历混为一谈。其实我们现在所说的农历,是阴历与阳历的合称,它们的时间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

阴历历法已经出现四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没有精准的计算工具,人们慢慢地发现按照阴历历法,会出现季节错乱,与阳历严重不符。为了弥补这种错乱,后来人们***取了十九年七闰的办法,基本上弥补了这种不足。

在阴历历法中,为了做到更精准,人们在四季的基础上,又根据太阳的运行轨迹,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应该闰几月,也是根据这种轨迹推算而来的。

按照阴历历法,明年应该闰二月。人们常说“十年难逢二月闰”。确实如此,上一次的闰二月是2004年,离这一次闰二月已经19个年头了。

那么这里所说的“双春夹一闰,春寒逢秋旱”又是什么意思呢?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是冷暖交替的节点。所谓的“双春”,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年两个立春。2003年的立春是在阳历的二月四日,也就是农历的正月十四。而2004年的立春,也是当年的二月四日,却又是癸卯年的腊月二十四。按阴历年来说,明年就是两个春了。

正月十四立春,比起正常年份算是很晚了。预示着明的春天姗姗来迟,天气很冷,有可能出现倒春寒。

按照阴历历法,明年是一龙治水。人们常说:一龙淹,二龙旱,三龙治水去要饭。按照传统的说法,明年应该是风调雨顺的丰收年,而不应该缺少雨水的,只要注意防涝就行了。

为什么有人说闰二月清明不能扫墓?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闰二月,闰二月是农历一年中出现两个二月,则第二个二月为闰二月,会出现这个名词主要是为了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一般认为,春节、龙头节最早,上巳节最晚的年份通常是闰二月,而闰月民间是有些禁忌的,其中有一件就是“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将临门”,全部禁忌则为“不嫁娶、不上坟、不爬高下水

说是不能在这一天拜清明,目前是有两个说法:

一是在传统的习惯中认为,在闰二月清明这一天,世间的阳气已经开始旺盛,春天已经到来,而墓地我们通常认为其是阴气积聚的地方,因此在这个特定的日子上,扫墓可能会扰乱墓地里的阴气,给人们带来厄运和不幸。因此,根据传统习俗,一些人会提前或延迟扫墓时间,以避免在这个日子上进行此类活动。

二是老一辈人认为,正常的一年就是只有12个月,而闰月里只是现实生活的活人才会过,已经过世的人的世界里是没有闰月的,所以如果在这天里祭祖烧纸钱,下面的祖先是收不到的,等于白烧了,这样做还得不到祖先的庇护,祖先不高兴,怪罪上来,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在我看来,挂清扫墓只是我们作为后人对先辈的一种怀念 、追思活动而已,真实是与闰不闰月没有多大关系的,心诚则灵!!今年2023年的正清是周三4月5日,希望你还能抽出***期回家去扫墓!!

传统上,清明节是在农历三月初三或者三月初四这两天,是祭祖扫墓的日子。而闰年的二月份,是农历中的一个特殊月份,因为它只有29天,而其他的农历月份通常是30天或者31天。因此,一些地方的传统文化认为,闰二月不是一个吉利的月份,不适合进行祭祖扫墓等重要活动,因为可能会招来厄运或者不祥之事。 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现在的很多人已经不再认为闰二月不适合祭祖扫墓了,因此,如果你想在闰二月进行祭祖扫墓,完全没有问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何时进行祭祖扫墓,都应该尊重和遵守传统文化和礼仪,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缅怀之情。

闰二月有“胞胎月”、“龙爪月”之称,据传统风俗表述,正在“生机勃勃”的时期,不适宜进行清明祭扫行为。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天是大自然苏醒的季节,万物开始生长,特别是花草树木、禽鸟走兽都进入了繁殖的高峰期,在这个时间里进行祭祀、扫墓等活动,容易惊扰自然,破坏生态平衡。

此外,中国农历补”闰月”的原理是将太阳历和农历的误差调整,如果闰二月是应该是平年的“二月”时,那闰二月的实际时间就应该与“三月”对应。在这个逻辑上,闰二月本就应该避免进行清明祭扫活动,此举也是为了尊重时间和自然节气。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按照阳历日期进行祭祀,所以并不是很多人都认同这个说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