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少林派为何长盛不衰?
少林寺能够千年长盛不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教义。
少林寺,坐落于河南嵩山。嵩山是道教五岳圣地之一,古称中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国自古以“嵩为中央、左岱、右华”,为“天地之中”,称中岳嵩山。嵩山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峰,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通郑汴,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素为京畿之地。《诗经》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少室山中则以少林武术闻名于天下的少林寺,是嵩山释家的象征。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据传,印度名僧菩提达摩禅师曾驻锡于此。
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号称“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少林功夫是汉族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少林功夫的要旨是禅武合一。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祖庭,禅宗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要旨。
有人说:“最强的一个不在少林,最强的一群大概是少林。” 其实少林的强大,在于它能够代表江湖,敢于以天下武林安危为己任,代表了少林寺的超然地位和长盛不衰。
包容,作为外来宗教,能够在中国越来越盛,自然是由于佛教的融通,特别是禅宗,其教义慈悲为怀和儒家的仁、道家的无为内在是相同的,所以儒道佛三教合一,儒教讲究的是入世,道教讲究的是出世,儒教和道教一起解决这辈子的问题,佛教则关注的是来世,解决了下辈子的问题。三者一起共同解决了中国人的精神和信仰问题,即中国人的活法。
一种文化、门派长盛不衰必定要有根的文化。
什么是根的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时代不断变迁,经济不断发展,但是国粹与传统文化经久不衰,代代传承;和根的文化分不开;根的文化是直入骨髓的文化,是雕琢在灵魂深处的印记,过去、现在、将来均无法磨灭。
少林派也是如此,少林精神与宗教文化息息相关;我们会有惊人的发现,凡是和宗教相关的文化都会源远流长,永不逝去。这或许就是一种传承,是一种根的文化。
佛教自从传道中国之后,就一直存在并很好的发展。我们去看看上海的静安寺,地皮如此昂贵的地段,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寺庙的建设金碧辉煌,而且去参拜的信徒非常庞大,宗教其实是一种精神引导,而且这种引导会代代相传。
总之,少林派与宗教文化有关,属于文化根的东西,长盛不衰,源远流长。
少林之所以一直长盛不衰
其一就是有系统的顶级武学当后盾,华山论剑必有其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使其能够在历史洪流中生命力绵绵不绝;
其二就是各个时期统治阶级都希望借助其力量和其宣扬的理论来稳定统治,佛家的行善积德、顺从等理论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其三少林寺一开始就傍上了佛教这棵大树,即使有衰落却不至香火断绝,众多信徒遍布各地。
武当刚开始走的路和少林一样,都是努力创立武学奠定基础,再傍上道教做以传承,可惜在第二代第三代的培养上可以看出,武当的傍大树只是表面的傍,其实在人源方面还是内定居多,不能广纳天下士,以至在倚天中出现了诸多中衰的迹象,虽然在笑傲中有所补救,但是其中转折却晦莫至深,不足为外人道了。
没有所谓的少林派或者其他门派长盛不衰,如果说有,那也是武侠***的渲染。其实就算是门派,也是清朝中后期才多起来了,大部分武林规矩也是在这时形成。
少林派,其实是依托的少林寺的护寺武僧的习武和工作性质衍生出来的,而少林寺本身,不过是一个佛学禅院,研究佛学才是他的本职,只不过在有些时间段,世道动荡,即便是方外之地的寺院也躲不开盗匪袭扰,所以挑选或者招募一些***习武护寺,间或也有退役后没有生气的士兵、立地成佛的武林人士加入,他们原本就是练家子,入寺后也收了徒弟,无形中丰富了少林武学的内容。
事实上武僧从本质上讲与其说是修行的僧人,不如说是一种职业,和寺庙里的知客僧、执事僧差不多,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维持寺庙的平稳运转,营造一个能专心修行的环境而已,并非是为了专职研究武学。
也正因为如此,到了近代,武僧们也是很能跟上形势的,据说在近代,少林武僧还配有***。
但无论如何,说少林派源远流长,这个没问题,但若说长盛不衰,就没什么依据了,远的不说,当年一部《少林寺》的热映,引来无数的热血青少年抛家舍业的到少林寺学艺,结果当时少林寺只有几个老僧坚守着这方丛林,而且没一个会武功的。倒是劳累了当地的派出所和民政部门,把这些孩子一个个的往家里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