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与禁忌?
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初二回娘家要夫婿同行。
初三是赤狗日、初四是祭财神。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初六商店酒楼开张营业。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初八是谷日。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初十是石头的生日。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十二至十五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
你知道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的习俗吗?
春节这个节日是中国老百姓最受欢迎的节日。正是因为这个节日,在全国各地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习俗,有的习俗充满了神迷一面,也有的习俗有着深刻道理,才让这个节日经久不衰地流传下来。
我们这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早上吃饺子,放鞭炮接福纳财,晚辈给长辈拜年。另外初一要把鸡在窝里多圈一段时间。说是初一管鸡,多圈点时间鸡好养。
初二,祭拜财神。初三送年。因为我们这里过年有祭祀祖先的习俗。在大年三十傍晚请年,仪式正式开始。到初三祭祀祖先完毕,所以初三吃完晚饭饺子后,要送年。
初四女婿去岳父家拜年。我们这里有一个习俗,不允许女婿看老丈人家宗谱,从大年三十祭祀开始,挂上宗谱,到初三祭祀完毕。在这三天时间里,宗谱一直挂着,所以初三前女婿和女儿不回娘家。
初五要破五。所谓破五,就是在过年这几天时间里,各种习俗较多,而这些习俗不能总是这么照作,所以初五要破除一些习俗。比如说过年几天时间,有的店铺停业,特别是卖菜的,不开秤。因此,在节前大家都把该买的东西买足了,又叫备年货。破五后,这些店可以渐渐开业。
初六是放水日。所谓的放水就是春节期间不允许洗衣服。到了初六这天,可以把积压几天没洗的衣服拿出来洗。
初七吃面条。因为过去家家孩子都好几个,没现在孩子那么金贵,有时候孩子跑出去走迷路,大人还要四处寻找。所以初七吃面条,其意为拴住孩子腿,别走丢了。
初八谷豆角。要放几个爆竹,其意为豆角谷的饱满。
初九管籽粒。指五谷,天好意为着丰收。
初十管收成。指粮食收成如何。传统习俗这天盛一碗米饭,放在粮仓里。其意为企盼粮食满仓。
谢邀。
我们老家那边是正月初一一早起来吃饺子,祭祖,互相走访拜年。
初二已婚的女士回娘家。
初三初四比较远的亲戚互相拜访。
初五叫破五,要包饺子捏小人。
初六有些人就开工了,要放鞭炮。初六到十五家家户户开始宴请前一年刚结婚的小媳妇。
十四开始放花灯,直到十六。
十五要放烟花,跑秧歌。
十六晚上大家要出去走路,叫踩百病。然后春节才算彻底结束。
你们家长过年初一到十五什么风俗?
大年三十的晚上,不论什么天气,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会围坐在彩电旁边期待着央视春晚的到来。观赏着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时间过得真快,觉不着就到了***。特别是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的时刻,十、九、八、七、六、五、四……这本该宁静的夜晚却热闹非凡,人们纷纷走出卧室,登上高处,放鞭炮,点烟花。霎时间炮声雷鸣,烟花闪烁,整个夜空光芒万丈,震耳欲聋。
初一早晨,特别是中老年人,妇女居多,会早早起床,下扁食,也就是素饺。因为年三十中午荤菜吃多了,初一改吃素的。荤素搭配,合理进食。饭一做好,便忙着争先恐后地放鞭炮。就听谁家的鞭炮放得早,放得响,放得时间长啦。吃过早饭,人们开始拜年了。见了面一阵寒喧,笑声此起彼伏。成把的瓜子,成捧的花生,应有尽有。让吃让喝让坐,非常热情。小孩子更活泼可爱,在大人的宠爱示意下向长辈问安,给长辈磕头。老人们多被孩子逗笑,欣喜地赠送红包,百元、贰百元等等不一。初二便开始走亲访友。先接重要的亲戚,例如姑娘,姐姐妹妹等等。
今年春天来得更早一些,年三十就打春。我们这里打春的时候,大人们用布给小孩缝春鸡,缭在孩子的袖头上。五颜六色,栩栩如生,很美观,很吉祥。
从初一开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凑到一起,围得水泄不通,打***,下象棋,吹色子,打***,来***,跳广场舞.…..多么逍遥,多么愉快,多么热闹!这在往常是不曾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