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
愚人小智为您解答。
端午节是指每年的农历的五月初五,又被称端阳节、五月节、午日节、重五、夏五等。起源于中国,是古代百越地区(指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的图腾祭祀的节日,古越族亦称“古粤族”(越和粤互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大部分古越人已经完全融入到汉族人中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与多的小民族,逐渐的,端午节就变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人物纪念
1.纪念屈原。
2.纪念伍子胥。
3.纪念孝女曹娥。
在南方,端午节有竞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
在笔者的家乡—甘肃凉州,有吃油饼子卷糕、家家户户门前插着杨柳枝的习俗。
你们的家乡都有什么习俗呢?
01端午节的源起
中国的端午节和韩国的由来一样,但过法有别。传说楚国的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五月初五,伤心愤怒地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汩罗江。为了不让鱼虾伤害他身体,乡亲们用竹筒把米投进江里。之后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
端午节最初是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古代部落举行的图腾祭祀节日。春秋以前,百越地区就有以赛龙舟的形式祭祀龙神的习俗。
因为诗人屈原端午节跳过江,把自己献给了爱国主义,所以也把端午节作为一个节日来纪念屈原。有些地方还说他们纪念伍子胥、曹娥和介子推。
端午节源于我国是个明显的事实。因为人类的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必须具备唯一性、完整性、真实性三个特点。其他国家的端午节不符合前两个条件。韩国江陵端午被批准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韩国的申请成功取决于人家自身的保护和重视程度,我们有学习的空间。
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屈原家乡流传。屈原投江后的一天晚上,家乡的人们突然梦见屈原回来了。和以前一样,他的脸有点悲伤和憔悴。村民们喜出望外,冲上前去向他致敬。屈原还了礼,笑着说:“谢谢你们的好意。楚人爱憎分明,没忘了我。我死了没有遗憾。”
谈话间,人们发现屈原的身体不像以前那么好时关切地问:屈先生,你吃了我们送你的米了吗?”
屈原起初很感激,然后叹了口气说:“对不起,你给我的米饭都让水生动物吃了。”
村民们听后都很着急:“我们怎么能不让鱼和虾吃呢?”
屈原想了一会儿说:“如果把米包在箬叶里,做成尖角,水族看见了不敢吃,以为是菱角,这就好了。”
第二年端午节,村民们把米包在箬叶里,扔进河里。
今天是端午节,每当提起端午节的由来,不少人总会把与屈原投江之死联系在一起,照我看来并非如此。
因为端午正值农历五月初,万物复苏,正是野生五毒(蜈蚣、毒蛇等五种毒物、亦有称九毒),开始盛行发威的时节,太阳也已火热毒辣,古代的人们为避免毒害,往往以门首插艾枝、菖蒲等方式,以避毒物侵害,就是现在还流传五月初五午时太阳毒辣不出门,有躲午之说,又因五月又是阳气初上升,后来因此逐渐形成这个端午节日,与屈原投汨罗江之死并无多大关联,不过是后人为报屈原不平,把五月初五屈原之死的日子扯牵进而已,端午(阳)节又和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相对应。
端午节有什么来历?
端午节是每天的农历五月初五日,被称为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文化圈的重大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插艾蒿的习俗,2008年被国家定为法定节***日,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的节日。由于屈原极立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同盟没有成功,被楚怀王逐出郢都,过上了流放生活,楚襄王即位后,仍不受重用,公元前278年,秦国攻被楚国,楚国百姓流离失所,屈原不忍看到百姓颠沛流离的生活,虽然有报国之志,却无力回天,于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日,奋笔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中,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吊唁屈原,渔夫的划起船只,在汨罗江上来回搭捞屈原的尸体,有的拿着准备好了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投入江中,说是让龙虾吃饱,就不会吃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汨罗江中,说是灌醉蛟龙水兽,以免伤及屈大夫,后来饭团怕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叶包饭,外缠五彩线,发展成了粽子,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