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月二叫“龙头节”?
二月二龙抬头,谢谢你的提醒,今天该去理发了。
这是中国民俗,还有正月理发方舅舅的传言。一般有舅舅的,也就习惯了正月不理发。
按我的理解,二月二这个习俗与古代的数理文化有关。
这段是引用: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在每年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古代从有农耕开始,中国古人开始重视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有夏至、冬至、四季、月亮的十二月一年的月亮历观念比较早,古人很重视当时的天文学。不仅关注日、月,同时中国古人还关注五纬(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这促生了河图。但是形成正式完整的农历历法,最后成型颁布已是汉朝。这个历法未成型之前,就会有例如二月二这个差不多时间的农耕准确习俗。
中国古代是龙图腾,一年的开始,当然是龙头了。
古人在发现冬至以后,一直在找一个适当的一年的起始点,以方便工作生活及农业。这个起点,有几次小变化。
最早是春节,狂欢驱鬼之后,好好休息,该准备这一年的工作了。
二月二也算一个这样的起始点,但是,这明显对黄河流域的农耕来讲有些早。也就被历史淡化掉了农耕前准备的意义。
最终为了适应农耕需要,春分成了这个起始点。成为一年的开始。后来,五行、周易等也将此信息兼容。
臧月(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二月二,传说是尧王的诞辰。在南方,如客家地区等,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同时,北方地区在节日期间也有吃猪头肉、理发(剪“龙头”)的习俗。
龙头节之后是什么节?
龙头节,又称为龙抬头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二月初二。龙头节之后,按照中国传统节日的顺序,接下来的节日是清明节。清明节通常在公历的4月4日或5日,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缅怀先人,同时也有踏青、放风筝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