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同是草莽出身的刘邦、朱元璋成功了,李自成却失败了?
他们都是把别人干掉,自己上台的一伙封建人士,骨子里都是皇帝独裁思想,都是一帮压在人民头上的大山。
他们都不是以人为本,都是以官为本,是标准的历史失败人物。
所以,刘邦、朱元璋,都不是成功人士,他们都是失败者,他们所代表的喝老百姓鲜血的封建王朝最后都被推翻。他们是三座大山的山代王。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笔者认为能在朝代更替中,脱颖而出并非那么简单,多少英雄豪杰为了最终走上人生的巅峰,如同飞蛾扑火一般的前赴后继,最终能笑到最后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同样出生于草莽的刘邦、朱元璋和李自成,会最终有不同的结果呢?前两位开创了自己的帝国,并延续数百年,后者昙花一现!
刘邦在秦末农民起义中,最初是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势力,论起兵时间,刘邦不如陈胜吴广,论起兵的借口,不如出身六国贵族的项羽等各国遗贵,起义爆发后,各路起义军尊奉楚怀王为共主!按照这个逻辑,灭亡秦朝的是各国贵族后裔,刘邦只是名义上隶属于楚怀王的一路起义军的领袖!
出身和起兵上的身份差别,是刘邦最初的劣势,但同时也是刘邦能走到最后的优势,秦朝虽然被推翻,各国及各路起义军的首领也如愿的复国并封王,但在分封的过程中不乏有利益不均的情况,更因为项羽自封楚霸王,并毒杀楚怀王,让当时的局势重新回归分裂的状态,为楚怀王复仇也罢!为秦故地的民众维持公平正义也行,这些理由让刘邦有了对项羽发起打击的理由!
秦朝虽然在历史记载中名声不佳,但毕竟是一个拥有数百年的老牌帝国,很多人已经是秦帝国的利益所得者,项羽灭秦中坑杀秦军降卒二十万,无疑让秦人恨透了项羽!所以,当最初进入关中并对当地秦人态度和蔼的刘邦,出汉中进入陈仓,迅速就击败了项羽分封的秦国三个降将!有秦地民众的支持,有为楚怀王复仇的口号,有各路藩王心理的不平衡感,击败项羽几乎是必然结果!
朱元璋开创的明朝也差不多,在朱元璋最终驱逐元朝的势力以前,其实元帝国的有生力量,已经被各路起义军消耗殆尽,元朝的有生力量在剿灭刘福通的各路起义军,基本上没有时间和精力搭理朱元璋?而朱元璋在初期***用谋士的建议,高筑墙缓称王,让其避开了元帝国的最初的打击!朱元璋只是在最后发起致命一击的力量!
李自成是灭亡明帝国的始作俑者,当他攻破北京城称帝开始,就注定成了当时实力依然强悍的各路势力的共同敌人!
集团最高统治者的格局和目标决定了集团战略进军路线和长远目标直接影响结局,刘邦和朱元璋的进军路线是全国处于军阀割据的状态下,边攻边守建立稳定根据地、积少成多、步步推进,他们的战略目标和施策是基于最高目标消灭割据势力,夺取中央***建立起大一统王朝,所以最终能击败对手夺取天下后建立起大一统中央王朝,在稳定根据地建立地盘扩大的同时便变施行一系列措施对已有统治区施行有效管理;
刘邦和朱元璋识人用人驾驭臣下能力非常强,刘邦击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以后就公开和臣下谈论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有能力驾驭比他能力强的人,是刘邦成功的关键。明太祖朱元璋手下杰出的文臣武将众多,如李善长、刘伯温、徐达、汤和、蓝玉等等,能够博***众长、驾驭骄兵悍将足以看出朱元璋的驾驭臣下的能力,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王朝历史上唯一一次实现由南向北的统一。
与之相区别的典型之一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的战略进军以快速攻占首都最终夺取中央最高统治权为目的的战略进军路线,这种速战路线实现前提是基于全国大体稳定、没有太多分裂割据势力,朱棣是有自己的稳固的后方根据地,“靖难之役”是朱明王朝内部权力斗争、争夺最高统治权的局部战争,全国局势大体稳定,首都攻破建文帝自尽,朱棣便快速取而代之称帝号统治全国。闯王李自成在天下割据分裂的局面下,快速进军首都,攻破大明首都、中央统治中心被消灭,但是明朝是两京制、藩王分封众多、明末起义及割据势力又多,这就决定没有高度号召力和建立稳定根据地稳步推进施策的速战,很容易被一战击溃。